走进安徽康顺公司暨霍山石斛产业化之路发表时间:2018-04-03 19:45 霍山石斛是我国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被誉为“中华仙草”之首,是霍山县独有的、拥有原产地地理标志的名贵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保健价值。 石斛,又名千金草,是国家现代中药重大专项200多个濒危稀缺品种中首位保护品种,素有“千金草”、“软黄金”之美誉。早在1700年前,公元三世纪出版的《名医别录》即有霍山石斛应用的记载:“石斛生于六安山谷水旁石上”。距今200多前年清·赵学敏《本草钢目拾遗》记载:“霍石斛出江淮霍山,形似钗斛细小,色黄而形曲不直,有成球者,彼土人以代茶茗……霍石斛嚼之微有浆、黏齿、味甘、微咸,形缩为真”。清代《百草镜》记载:石斛近时有一种形只寸许,细如灯芯,色青黄,嚼之味甘,微有滑涎者,原出六安及颖州府霍山,是名霍山石斛,**。 石斛的主要成份是生物碱和多糖两大类。《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石斛有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明目的功能,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本草纲目》记载:霍山石斛具有强阴益精、厚肠胃、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霍山石斛含有多糖、石斛碱、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20种氨基酸,药用价值极高,有生津益明、清热养阴、消炎止痛、清音明目功能及抗癌、抗衰老、抗辐射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尤其是石斛多糖具有极高的保健和医疗作用。 中国药典会委员,石斛属研究专家包雪声教授在《中华仙草之最--霍山石斛》一书前言开篇语中就说道:“如果说世界上确有什么仙草的话,我们认为这种仙草应当是霍山石斛。”道家经典《道藏》曾把霍山石斛、天山雪莲、三两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茯苁、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等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且霍山石斛名列首位。 台湾阳明大学新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经过多年研究表明,霍山石斛的确有明目作用,以霍山石斛为主的眼科用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霍山石斛医治了全国很多失音、吵哑患者。 发展 说到霍山石斛,不能不提到安徽康顺名贵中草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自2008年就和霍山石斛有着不解的情结。作为珍品之珍的霍山石斛,早已面临枯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药材品种。虽然当时只有少部分霍山石斛种植,但因为种植方法不得当,市场几乎没有真品出售,安徽康顺公司联合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安徽省林业高科技开发中心等单位从石斛苗组培到野外仿野生种植进行技术攻关,克服了种种困难,为霍山石斛产业化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早在2009年,作为霍山县重点招商引资单位,安徽康顺公司在霍山石斛原产地霍山县太平畈基地建立标准温室大棚,因为霍山石斛种子自然萌发率低,康顺公司在自身研发攻关的同时,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安徽林业高科技开发中心进行霍山石斛茎段组培研究、霍山石斛种苗高效繁育方法等研究,从而打破了霍山石斛种苗缺乏的困境,为霍山石斛规模化种植提供了保障!其中多项技术属于国内领先地位,荣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试管苗瓶颈问题解决的同时,如何提高霍山石斛的产量,同时又要保证霍山石斛的品质,这成为摆在康顺公司科研人员面前的又一难题。当时,霍山石斛仅有几家农户利用传统的地栽模式种植,干湿无保证,病虫害多,基本属于保护种源的局面,根本没有产品进去市场销售。 安徽康顺公司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技术革新,始创霍山石斛架空栽培方法(国家专利),一方面架空栽培有利于隔绝地面病虫害,另一方面根据霍山石斛的特点,架空栽培有利于石斛根部透气,该项技术大大提高了霍山石斛的产量。同时通过对大棚设施设计,通过物理方法使霍山石斛病虫害降到最低,不用或少用药品防治病虫害。经过多年对基地产品的监测,安徽康顺公司霍山石斛系列产品保持了“0”农残的优秀记录。该项技术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并被霍山多家企业和周边农户模仿种植。 组培、种植技术完善后,在当前霍山石斛伪货盛行、传统枫斗加工仍有弊端的严峻形势下,安徽康顺公司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石斛,2012年,安徽康顺公司科研人员拜访多家名校科研院所,投入巨资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创新性开发了霍山石斛系列冻干产品,该项技术成功解决了霍山石斛成品难辨真伪和枫斗加工后,活性成分缺失的难题。具有“新鲜看得见,真假容易辨,食用更方便”的特点。产品一经推出就引起了轰动,并登陆央视农业频道《每日农经》栏目,荣获2012年央视十大魅力农产品。 时光冉冉,光阴似箭,转眼8年过去了,安徽康顺公司始终坚守在皖鄂交界的大别山里,从2009年最初的10亩基地,发展到数百亩高科技种植园。康顺公司在霍山石斛产业化道路上,始终坚持技术创新,秉承“做好霍山石斛传承人”的经营理念,默默守护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霍山石斛。而纷至沓来的一个个奖牌,和每一个客户的反馈都将鞭策着康顺公司不断前行。
文章分类:
公告动态
|